铲运机卷筒电缆在长期使用中,易受频繁弯曲、机械磨损、环境腐蚀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故障1。以下是一份铲运机卷筒电缆故障排查全攻略:


故障类型及原因:
机械磨损:由于反复弯曲,外护套容易产生表面磨损和划痕。主要原因包括操作过程中不当的拉扯、安装不规范以及现场环境中存在尖锐物体的碰撞。
绝缘老化:长期暴露在高温、紫外线和化学介质中,绝缘材料会逐步硬化、龟裂,从而降低绝缘性能。这是材料自身性能衰减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体断裂:反复弯折可能导致内部多股铜芯因疲劳而出现局部断裂,影响电缆整体传输性能,通常是长期疲劳累积以及局部应力集中造成的结果。
环境腐蚀:在酸碱或油污环境中,电缆外护套和绝缘层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腐蚀、变色甚至破裂现象,不仅降低了电缆的绝缘性能,还可能引发短路等安全问题。
排查方法:
外观检查: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应对电缆外观进行全面检查,重点观察外护套是否存在划痕、裂纹、脱皮或老化现象,查看电缆有无过度磨损、撕裂,尤其注意卷盘入口处、导轨弯折处等易损部位4。同时检查电缆连接点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氧化迹象2。
电性能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导体电阻、绝缘电阻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对屏蔽层接地进行连续性测试。若电缆含信号线,应测试信号完整性及噪声干扰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导体断裂、短路或绝缘不良等问题。
运行状态监测:可利用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设备,对电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温度异常或弯曲次数超标,应及时进行现场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局部过热、受力不均等情况。
故障处理措施:

断路故障:确认导线是从起点到终点中断后,若为局部断裂,可剥除断裂处绝缘层,采用压接端子连接,外层用热缩管密封;若断裂严重,需更换导线或整根电缆。
短路故障:确认短路位置,若是因绝缘层破损导致,可修复破损绝缘层,若破损面积大或难以修复,应重新铺设电缆或更换受损段落。
接触不良故障:清理导线接触面的油污、氧化层,涂抹防水导电膏后重新紧固导线连接点,必要时可加装金属防水接线盒。
预防性维护措施:
规范安装与操作:安装时应确保电缆铺设平整、卷绕均匀,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引发机械损伤。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须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拉扯和挤压。
定期维护和检修:制定详细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检查、润滑及必要时的更换。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数据记录与经验反馈:通过建立维护档案,统计各类故障发生的频率和原因,分析现场数据,针对高故障率部位调整维护频次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