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WENTI

编码器电缆屏蔽为什么要求两端接地

时间:2025-08-12 09:18:17

编码器电缆屏蔽层要求两端接地,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屏蔽作用,减少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保障编码器信号的稳定与准确。具体原因如下:

1. 形成完整的屏蔽回路,阻断干扰耦合路径

编码器工作环境通常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源(如电机、变频器、继电器等),这些设备会产生交变电磁场,容易通过 “电容耦合” 或 “电磁感应” 干扰电缆内的信号。

  • 屏蔽层本质是一个导电的金属层(如铜网、铝箔),若仅单端接地,屏蔽层与接地端之间会形成一个 “悬浮” 的导体,相当于一个天线,反而可能接收外界干扰并通过电容耦合传导到内部信号线。

  • 两端接地时,屏蔽层与两端的接地体(如设备外壳、接地汇流排)形成闭合回路,外界电磁场在屏蔽层上感应出的干扰电流可通过接地回路直接泄放,避免干扰向内部信号层 “转移”。

2. 抑制 “地电位差” 带来的干扰

工业现场中,不同设备的接地端可能存在微小的 “地电位差”(因设备功率、接地电阻差异等导致)。若编码器电缆两端连接的设备(如编码器本体与 PLC、驱动器)处于不同地电位,会产生微弱电流。


  • 若屏蔽层仅单端接地,地电位差形成的电流可能通过信号线与屏蔽层之间的电容耦合,干扰信号传输(表现为信号波动、误码)。

  • 两端接地时,屏蔽层可作为 “等电位连接体”,将两端的地电位差通过屏蔽层自身的低阻抗路径疏导,减少干扰电流对内部信号线的影响。

3. 提升对低频干扰的屏蔽效果

干扰信号按频率可分为高频和低频:


  • 高频干扰(如射频信号)可通过单端接地的屏蔽层,利用 “反射损耗” 和 “吸收损耗” 屏蔽;

  • 低频干扰(如工业环境中常见的 50Hz 工频干扰、电机换向干扰)则更依赖屏蔽层的 “短路” 作用 —— 两端接地形成的闭合回路,能对低频交变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形成 “短路”,大幅降低其对内部信号的感应干扰。
    编码器信号多为低频脉冲或模拟量信号(如增量式编码器的 A/B 相脉冲),对低频干扰更敏感,因此需要两端接地强化屏蔽。

注意事项

虽然两端接地优势显著,但需避免 “接地环路” 问题:若两端接地的屏蔽层与设备接地系统形成闭合环路,可能因环路内的电磁感应产生环流,反而干扰信号。因此,实际应用中需确保两端接地的 “等电位”(如通过接地汇流排统一接地),或在接地电阻差异较大时,采用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电容接地(高频接地)的折中方案,兼顾屏蔽效果与防环路干扰。


总之,编码器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是工业环境中保障信号传输稳定性的关键措施,核心目的是通过完整的屏蔽回路和等电位连接,最大限度隔绝内外干扰。


Copyright 上海索企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3311756197 沪ICP备14028451号-5 XML地图

在线客服 微信号

服务热线

13311756197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311756197

微信咨询
{dede:global.cfg_webname}
返回顶部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L1331175619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